《难四》讲的是对社会上流行的三种言论的讨论与思考,一是“君有失,臣有得”的观点;二是“责于未然而不诛昭昭之罪的观点;三是”大诛报小罪”的观点;四是”去所爱而任所贤”的观点。
分类目录归档:韩非子
韩非子·难势第四十读后感
小时候课文讲到了一个经典的故事《自相矛盾》,讲的是一个人卖兵器,推销矛时说他的矛是世界上的锋利的,没有什么东西刺不穿;而在推销盾的时候又说他的盾是世界上最结实的,能抵挡住任何锋利的兵器,这时就有人问用他的予攻击他的盾会是什么情况?这个卖兵器的人就无话可说了。小时候听到这个故事只是觉得这个卖兵器的人不实在,说的话自相予盾,今天终于看到了这个故事的出处,通读了上下文才知道这个典故到底想表达的意思。 继续阅读韩非子·难势第四十读后感
韩非子·问辩第四十一读后感
《问辩》提出的是对辩论的疑问,观点有两个,一是治理得好的国家不应该有辩论的存在;二是所有的言论都应该有功效。 继续阅读韩非子·问辩第四十一读后感
韩非子·问田第四十二读后感
《问田》这一篇文章非常短,讲了两段对话,并分别对这两段对话进行评述,反映了法家沿级选拨的用人理念和不辟斧钺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。 继续阅读韩非子·问田第四十二读后感
韩非子·定法第四十三读后感
《定法》一文内容为韩非子回答别人提出的三个问题,这四个问题跟法家的两个学派有关:一个是商鞅的法;一个是申不害的术。韩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,它以站在更高的层次来说明法与术的关系,并指出了两家学派的不足。 继续阅读韩非子·定法第四十三读后感
韩非子·说疑第四十四读后感
之前读的几篇文章,都在强调赏罚得当的作用,即制定明确的奖励和处罚标准,对言行相符的人进行奖励;对不符的人进行处罚,就样就能禁止奸邪。《说疑》开篇认为上述的赏罚得当只是针对具体的人,要起到鼓励立功禁止奸邪的效果,必须从更高层面入手,在禁奸时,“太上禁其心,其次禁其言,最后禁其行”。 继续阅读韩非子·说疑第四十四读后感
韩非子·诡使第四十五读后感
题目《诡使》中的“诡”意思是自相矛盾,指的是君主所追求的和实际采取的措施是相矛盾的。君主用来治理国家的措施有三种:利禄、权威、名号,利禄是用来赢得民众的;权威可以用来推行政令;名号是共同遵守的准则。 继续阅读韩非子·诡使第四十五读后感
韩非子·六反第四十六读后感
《六反》开篇从两个角度分别列举了六类人,一类是奸诈虚伪无益于国家的六种人,社会舆论确赞美他们;一类是努力耕战有益于国家的六种人,社会舆论确诋毁他们。所以得出想求得国家的富强,制定措施、进行赏罚时不能完全顺从社会舆论观点,而是要仔细分析是否真的有利于君主,因为这些观点都是站在不同立场上说的。 继续阅读韩非子·六反第四十六读后感
韩非子·八说第四十七读后感
八说开篇第一段讲的是八种对个人有利,对君主不利的八种人及其行为,但是文章中的剩余内容则比较散,涉及用人、定法令等,这也可能是当时文章题目的风格吧,题目不是文章的主旨,而是文章开头所讲的东西。 继续阅读韩非子·八说第四十七读后感
韩非子·八经第四十八读后感
八经是韩非子写给君主,用于牢牢把握权力、查奸禁邪、治理国家的八种主张,分别是:因情、主道、起乱、立道、参言、听法、类似*还有一种方法名称已佚。 继续阅读韩非子·八经第四十八读后感